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农业节水减排的实践

2025-04-01 15:09:12
来源: 网络

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农业节水减排的实践

一、技术原理与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基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规律,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肥液与灌溉水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或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二、节水减排成效

  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灌溉量,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节水30%~50%。
    • 例如,在陕西省宝鸡市设施蔬菜种植中,设施黄瓜在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灌溉施肥相比节水率达45.6%。
  2. 减少肥料流失

    • 通过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肥料能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
    • 与物联网、无线通讯结合,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作物实际情况精准施肥,避免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可节肥20%~40%。
  3. 改善土壤环境

    • 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克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
    • 减少土壤养分淋失,避免尿素和铵态氮肥直接施在地表造成的挥发损失,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 降低劳动强度与成本

    • 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施肥,减少人工干预,节约大量人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 例如,在陕西省宝鸡市设施蔬菜种植中,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人力成本减少6390元/hm²。

三、实践案例

  1. 山东寿光蔬菜小镇

    • 通过引入环球软件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滴灌网络覆盖,将传统漫灌改为精准滴灌,水资源利用率从40%提升至85%。
    • 通过土壤检测与AI模型,为不同生长期的作物定制营养方案,肥料利用率从30%提升至70%,年均减少化肥支出200万元/千亩。
  2. 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

    • 智能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管理。
    • 用水更加精准,营养调配更加平衡,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平头村

    • 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配备喷灌施肥装置,实现水肥一体化全覆盖。
    • 村里组建专业水肥管理队伍,统一进行灌溉施肥,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小麦亩均增产能在10%以上。

四、发展趋势

  1. 设备集成创新

    • 水肥一体化设备将不断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将灌溉、施肥、过滤、监测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提高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和运行效率。
  2. 节能高效技术应用

    • 研发和应用更节能、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技术及设备,如采用新型的滴灌、喷灌技术,提高灌溉均匀度,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
  3. 作物种类拓展

    • 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等。未来,将逐渐向粮食、油料作物等领域拓展。
  4. 地域扩展

    •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将向更多地区推广。

    • 12.jpg


    • 17.jpg


    • 24.jpg


139691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