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鱼菜共生
一、基本原理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这样就形成了“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
二、主要优势
- 环保可持续:鱼菜共生系统实现了养殖尾水的“零排放”,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该系统还能将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转化为植物的“营养液”,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节水减排:鱼菜共生模式整个养殖周期内补水主要因自然蒸发和作物吸收,补水率较低,较传统养殖模式节水达80%以上。
- 节约土地:鱼菜共生多为无土栽培,机械化程度高,无需重体力劳动者,人工所需少,且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
- 产品品质高:鱼菜共生模式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化肥、药物使用大大减少,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障了产品品质。同时,无土栽培还能避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对栽培作物的污染。
- 经济效益好:鱼菜共生系统可以同时收获水产养殖和水培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减少运输费用,降低销售成本。
三、共生方式分类
鱼菜共生系统根据设计和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
- 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硝化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 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此外,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鱼菜共生系统还可以分为直接漂浮法、基质培法、水生蔬菜系统等多种类型。
四、注意事项
- 动态调节鱼菜比例: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需要动态调节鱼及菜之间的比例。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
- 技术保障:鱼菜共生模式为多品种种养植且机械化程度高,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支撑。在设计和建造鱼菜共生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 管理维护:鱼菜共生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理管道、更换水质、调整种植密度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和保持系统的清洁卫生。
综上所述,鱼菜共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复合耕作体系。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和管理维护,可以实现养殖与种植的协同共生和资源的循环利用。